善良农妇救白狐,十年后白狐衔来救命草药报恩
在浙西山区的青石村,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与报恩的动人故事。这个故事要从2008年那个大雪封山的冬天说起。
那年腊月廿三,村里李秀梅大嫂去后山捡柴时,在松树林里发现一只被捕兽夹困住的白狐。这小兽左前腿血肉模糊,琥珀色的眼睛里蓄着泪水,看见人来却不再挣扎,只是发出幼犬般的呜咽声。
'作孽哟!'秀梅蹲下身细看,发现白狐肚子微微隆起。她想起老人说的'怀崽母兽通人性',当即解开棉袄扣子,把狐狸裹在怀里带回家。为此她被丈夫埋怨'把畜生看得比人贵重',却仍坚持用烧酒给狐狸消毒,又拆了件旧棉衣给它垫窝。
开春时,白狐腿伤痊愈却不肯离去。每天清晨,秀梅总能在院门口发现些山货——有时是几枚野栗子,有时是带着露水的蘑菇。直到五月某个清晨,白狐带着三只幼崽在院门外作揖似的拜了三拜,这才消失在晨雾中。
时光流转到2018年,秀梅丈夫突发怪病,县城医院查不出病因,只说肝脾肿大得吓人。正当全家绝望时,某个雨夜院门突然被挠得沙沙响。秀梅打开门,当年那只白狐叼着株紫茎草药站在雨里,毛皮被淋得精湿,右耳那道月牙形的旧伤疤却清晰可辨。
老中医见到草药大吃一惊:'这可是百年难遇的紫灵芝!'说来也奇,煎服三天后,丈夫肿大的脏器竟渐渐回缩。康复那天,有人看见后山崖壁上有白影一闪而过,崖下还留着新鲜的爪印。
如今村里人都说,当年那窝狐狸准是山里的精灵。但秀梅每次提起,只是摩挲着晾干的灵芝轻声道:'万物有灵,你待它三分好,它还你七分情。'
去年冬至,村委会在后山立了块'禁猎碑'。说来也怪,立碑那天明明晴空万里,碑前却凭空多了几串梅花似的脚印,在雪地里排成个规整的圆圈,像是某种郑重的承诺。村中老人眯着眼笑:'这山里的人与狐啊,缘分还长着呢。'
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后来被收录在《中国民间动物报恩录》里。青石村的游客中心至今陈列着那株灵芝的标本,玻璃柜上总有人发现几根银白的毛发——据说是那只白狐每年清明都会回来看看。而村里的孩子们最爱听大人讲:'想要遇见山里的精灵吗?先要让自己心里住着个菩萨。'
在这个故事代代相传的过程中,村民们渐渐发现后山的生态越来越好。去年还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喉貂的踪迹,专家说这片山林正在形成完整的生物链。或许正如秀梅大嫂说的:'善意就像山涧水,流着流着就养活了整座森林。'
故事的最后还有个温暖插曲:2020年村里来了位野生动物摄影师,他偶然拍到的照片里,有只右耳带疤的白狐正把受伤的雏鸟推往巡山队员的方向。这张获得国际奖项的照片,名字就叫《报恩的轮回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