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许愿井:善良樵夫改写全村命运
在云雾缭绕的青石山下,有个叫柳溪村的小村落。村口有株三人都合抱不过来的老槐树,据县志记载已活了六百多年。树干中空处积着雨水,被村民称作'许愿井',谁要是在满月夜往井里投枚铜钱许愿,多半能心想事成。
这年冬至刚过,村里来了个衣衫褴褛的外乡人。樵夫赵大柱砍柴归来时,发现那人饿晕在老槐树下,棉鞋都磨穿了底。村里人嫌晦气绕着走,只有大柱把家里最后半袋玉米面熬成糊,一勺勺喂给那人。
'这井水甜哩。'苏醒的外乡人捧着破碗突然开口,'明日午时三刻,往东走九里地的山坳里有好东西。'说完竟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了,碗底留着枚锈迹斑斑的开元通宝。
次日大柱将信将疑往东去,在布满荆棘的山坳里发现个塌了半边的古窑。拨开杂草,窑洞里整整齐齐码着几十瓮陈年蜂蜜,琥珀色的蜜浆在阳光下晶莹剔透。更奇的是,每瓮蜜上都贴着红纸,写着柳溪村各家各户的名字。
当大柱用板车把蜜瓮运回村时,整个村子都轰动了。八十岁的谢阿婆颤巍巍舀了勺蜂蜜,眼泪扑簌簌往下掉:'这是三十年前失踪的养蜂匠老吴的手笔啊!那年他说要给大家留个念想...'
那年春节,柳溪村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蜜糖糕。开春后更奇怪的事发生了——老槐树枯死的半边突然抽出新芽,树干空洞里的积水竟泛着淡淡甜香。有个收药材的商人偶然尝了这水,当场开出十两银子一壶的高价。
如今树洞里的'蜜水'成了柳溪村的宝,但村民们约定每月只取三瓢。赚来的钱修了学堂,还请来郎中坐诊。去年中秋满月夜,有人看见树梢上坐着个穿褐衣的老者,手里拿着破碗在接月光,模样像极了县志里记载的唐代药王孙思邈。
现在外村人总爱问柳溪村民:'你们许愿井真这么灵?'村民们都笑着指指心口:'先问问这里装没装着一瓮蜜。'而大柱依旧每天上山砍柴,他的柴担里永远备着块荷叶包的蜜糖糕,说不定哪天,又会遇见饿倒在路边的人呢。
(后记:笔者实地探访时,确实在柳溪村见到了那株挂着'唐槐'保护牌的古树。树干中空处积着清澈液体,村委会严格管控取用。村史馆保存着1983年的《青山县志》,其中记载着'养蜂人吴某于农历丙辰年失踪'的只言片语。至于蜜瓮奇遇,村民们至今仍津津乐道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