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善心:一把椅子温暖了整个小镇

admin1周前未分类8

在青山环绕的小镇上,有位姓张的老木匠,手艺精湛却从不贪财。他的铺子门口总摆着三把扎着红绳的椅子,镇上的孩子都知道——那是给走累的老人、怀孕的妇人和受伤的劳动者准备的。

那年寒冬,卖豆腐的李阿婆在雪地里滑倒摔断了腿。她儿子在外打工,家里只剩个八岁的孙女。张师傅不但送去把带靠枕的椅子,还每天绕路去帮她们生火。有人看见他悄悄在椅子腿里塞了张折起来的五十块钱。

开春时,在外经商的钱老板慕名而来,出高价要定做全套黄花梨家具。张师傅却推了活计,因为他正给学堂赶制三十张新课椅。有人笑他傻,他却指着窗外的桃花说:'当年我师父传艺时,就是在这样的春天教我先学做人再学手艺。'

最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去年端午。暴雨冲垮了进镇的桥,六个放学孩子被困在对岸。张师傅把铺子里所有木板拆了,带着徒弟们冒雨搭临时栈道。后来人们发现,他用来固定木板的,正是那套一直没舍得用的紫檀木榫头。

如今镇上人家几乎都有张师傅做的物件。王屠夫家的擀面杖刻着防滑纹,刘老师家的书架藏着铅笔槽,连新开的奶茶店柜台都特意做成轮椅能靠近的高度。这些细节像星星点点的火苗,温暖着平凡的日子。

上个月张师傅七十大寿,镇民们合伙送了块匾,上面不是'巧夺天工'之类的话,就朴实实四个字:'好人好椅'。老人在匾前抹眼泪的照片,被邮局赵大姐发到网上,竟收获二十多万点赞。有个省城记者来采访,发现更动人的是评论区——三百多条留言里,藏着上百个被张师傅帮助过的人。

现在小镇的路口立着块木牌,上面有行稚嫩的笔迹:'张爷爷说,做东西要像做人一样,里头要留着心。'据说写这话的孩子,就是当年李阿婆的孙女。

相关文章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

在云雾缭绕的终南山脚下,住着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轻樵夫。父母早逝的他每日清晨便背着竹筐上山砍柴,傍晚时分到镇上换些铜钱。尽管生活清苦,李三却总把最大捆的柴火送给村中孤寡老人,自己啃着硬馍馍也甘之如饴。那年...

老槐树下的誓言:乡村教师坚守深山30年的感人故事

在云雾缭绕的大山深处,有一所只有12个学生的村小,58岁的王建国每天都要攀爬5里陡峭的山路来上课。1989年夏天,刚从师范毕业的王建国被分配到青峰村小学。当他踩着布满青苔的石阶走进村里时,老村长带着全...

老槐树下的誓言:一个乡村医生半世纪的坚守

在黔东南的深山里,有个叫云雾村的小寨子。寨口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,树干上深深浅浅刻着许多正字。每当有外乡人问起,村里的孩子就会抢着说:‘这是林爷爷的账本!’这个‘账本’记录着乡村医生林春堂行医52年的故...

哑巴铁匠的报恩:一把菜刀救活全村人的故事

在皖南山区有个叫青石坳的小村子,这里流传着一个关于哑巴铁匠的传奇故事。村里上了年纪的人总爱在榕树下摇着蒲扇,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土话给孩子们讲:'这把老菜刀啊,是当年徐铁匠用半条命换来的......'那是...

善良农妇救白狐,十年后白狐衔来救命草药报恩

在浙西山区的青石村,流传着一个关于善良与报恩的动人故事。这个故事要从2008年那个大雪封山的冬天说起。那年腊月廿三,村里李秀梅大嫂去后山捡柴时,在松树林里发现一只被捕兽夹困住的白狐。这小兽左前腿血肉模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精灵:一碗热汤改变命运

在云贵交界处的深山里,有个叫青岩寨的小村庄。村里有个叫阿木的年轻樵夫,父母早逝,留给他的只有半间茅屋和一把缺口柴刀。每天鸡叫头遍他就上山砍柴,背到二十里外的集镇卖钱,回来的路上总要采些野果充饥。那年腊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