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木匠的善心:一把椅子温暖了整个小镇
在青山环绕的小镇上,有位姓张的老木匠,手艺精湛却从不贪财。他的铺子门口总摆着三把扎着红绳的椅子,镇上的孩子都知道——那是给走累的老人、怀孕的妇人和受伤的劳动者准备的。
那年寒冬,卖豆腐的李阿婆在雪地里滑倒摔断了腿。她儿子在外打工,家里只剩个八岁的孙女。张师傅不但送去把带靠枕的椅子,还每天绕路去帮她们生火。有人看见他悄悄在椅子腿里塞了张折起来的五十块钱。
开春时,在外经商的钱老板慕名而来,出高价要定做全套黄花梨家具。张师傅却推了活计,因为他正给学堂赶制三十张新课椅。有人笑他傻,他却指着窗外的桃花说:'当年我师父传艺时,就是在这样的春天教我先学做人再学手艺。'
最动人的故事发生在去年端午。暴雨冲垮了进镇的桥,六个放学孩子被困在对岸。张师傅把铺子里所有木板拆了,带着徒弟们冒雨搭临时栈道。后来人们发现,他用来固定木板的,正是那套一直没舍得用的紫檀木榫头。
如今镇上人家几乎都有张师傅做的物件。王屠夫家的擀面杖刻着防滑纹,刘老师家的书架藏着铅笔槽,连新开的奶茶店柜台都特意做成轮椅能靠近的高度。这些细节像星星点点的火苗,温暖着平凡的日子。
上个月张师傅七十大寿,镇民们合伙送了块匾,上面不是'巧夺天工'之类的话,就朴实实四个字:'好人好椅'。老人在匾前抹眼泪的照片,被邮局赵大姐发到网上,竟收获二十多万点赞。有个省城记者来采访,发现更动人的是评论区——三百多条留言里,藏着上百个被张师傅帮助过的人。
现在小镇的路口立着块木牌,上面有行稚嫩的笔迹:'张爷爷说,做东西要像做人一样,里头要留着心。'据说写这话的孩子,就是当年李阿婆的孙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