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井里的秘密:善良樵夫与报恩白蛇的千年传说

admin1周前未分类9

在云雾缭绕的青山村,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。村口有口千年古井,井水清冽甘甜,但每逢月圆之夜,井底会传出幽幽白光。村里老人常说,这是白娘娘在守护着村民的福泽。

三十年前的一个寒冬,樵夫李大山砍柴归来时,发现井台结满冰凌。正欲打水,忽见井沿盘着条通体雪白的小蛇,蛇尾竟被冰碴子冻住了。那白蛇抬头望着他,琉璃般的眼睛蓄着泪水。

'活物哪有见死不救的理?'李大山说着便脱下棉袄裹住白蛇,用体温慢慢化开冰霜。待蛇尾能动弹了,他又从怀里掏出半块麦饼碾碎喂食。白蛇绕着樵夫的手腕游走三圈,最终消失在暮色中。

次年春天,村里突发怪病。患者浑身起红疹,连县城郎中都束手无策。那夜李大山梦见白衣女子立于床前:'恩公明日卯时取井中第三桶水,煮沸后加后山紫苏叶三片。'

天未亮他就守在井边,果然打水时发现桶底沉着颗夜明珠似的白石子。按梦中所嘱熬药分送各家,不到三日疫情尽消。后来有猎户说,曾见碗口粗的白蛇盘在云崖采药,蛇首昂起时,崖边的紫苏正随风摇曳。

如今古井旁立着块无字碑,每逢端午便有村民来系红绳。去年暴雨冲垮进村的山路,次日清晨却见碎石堆里蜿蜒着一条雪白的新路,阳光下隐约闪着细密的鳞纹。

村小学的王老师总爱对孩子们说:'你们看井台那些野花,三十年前可没有这般茂盛。有些善意就像种子,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生根发芽。'

去年腊月,省城来的地质队在井底发现了稀有矿脉。令人称奇的是,检测仪显示矿脉走向恰好避开了村庄地基。带队教授推着眼镜喃喃自语:'这轨迹...简直像被精心设计过。'

清明时节,总能看到白发苍苍的李老汉坐在井台边。有次小孙女问他是不是在等什么,老人望着井水里游动的云影笑道:'等个老朋友来喝茶哩。'这时井底忽然泛起涟漪,仿佛真有谁在轻轻应答。

村志记载着件趣事:当年参与抗疫的老人们临终前,枕边都出现过晒干的紫苏叶。最年长的刘阿婆弥留时笑着说闻到清冽的井水香,儿女们却什么也没闻到。

如今游客们常围着古井拍照,导游指着井壁某处:'看这道爪痕,据说是白蛇离开时留下的。'其实那不过是风化痕迹,但众人仍会郑重地合十祷告。有位摄影师偶然拍下晨光中的井口,洗出来才发现水面倒影里,隐约盘踞着朦胧的白影。

去年除夕守岁,几个顽童偷偷往井里扔鞭炮。突然整口井漫起白雾,吓得孩子们拔腿就跑。第二天大人们发现井台摆着几颗野山楂,红艳欲滴的果实排成个笑脸的形状。

村委会最近决定在井边立说明牌,大学生村官熬夜写稿时,电脑突然跳出一行字:'只说井水甘甜便好。'检查线路却一切正常。早上推开窗,只见窗台上落着片蛇蜕般的透明薄膜,朝阳一照就化成了露珠。

现在村里办喜事仍保留着特殊习俗——新郎要往井里投两颗喜糖。去年嫁到杭州的新娘子来信说,婚礼当天酒店喷泉突然涌出清甜的井水味道,持续了整整三分钟。

上个月,省电视台来拍纪录片。当主持人念完'科学解释井水富含矿物质'的台词后,收音设备突然录到段似有若无的哼唱声,音谱分析显示旋律竟与失传的唐代《祈雨调》完全吻合。

暴雨初歇的午后,常能看到彩虹一端垂入古井。村里的孩子们传唱着不知谁教的歌谣:'白鳞片,银月光,借问仙人何处藏?青石井台露珠晃,春风过处药草香...'

相关文章

木匠与神鸟:善良之心换来千年奇缘

在云南大理的苍山脚下,曾住着一位名叫杨善的老木匠。六十岁的他手艺精湛,却因不愿用劣质木材以次充好,始终过着清贫的生活。这年深秋,他在山路上捡到一只受伤的七彩山鸡,翅膀折断,翎羽沾满血迹。‘造孽哟!’杨...

石匠阿福的善心桥:一座桥改变一个村的命运

在云南大山深处的青岩村,流传着一个关于石匠阿福的动人故事。这个故事要从2016年那个多雨的夏天说起。青岩村被一条湍急的河流一分为二,孩子们上学要绕行三个小时的山路。58岁的石匠阿福从小在村里长大,看着...

善良的樵夫与山中仙子:一场改变命运的奇遇

在云雾缭绕的终南山脚下,住着一位名叫李三的年轻樵夫。父母早逝的他每日清晨便背着竹筐上山砍柴,傍晚时分到镇上换些铜钱。尽管生活清苦,李三却总把最大捆的柴火送给村中孤寡老人,自己啃着硬馍馍也甘之如饴。那年...

木匠老张的传家宝:一把银尺背后的百年诚信

在皖南山区的青石镇上,流传着一把银尺的故事。这银尺不是量布匹的,而是木匠张德贵祖传的规矩尺,镇上老人常说:'张家的银尺量木头,更量良心。'民国十二年的秋天,十七岁的张德贵跟着父亲学手艺。那日父亲递给他...

善良的豆腐匠与山中狐仙的奇缘

在江南一个名叫青溪的小镇上,有位年近六旬的老豆腐匠叫张老实。他做的豆腐嫩如凝脂,十里八乡的百姓都爱买他的豆腐。张老实有个古怪的习惯——每天总要在竹篮里留两块豆腐,挂在后院的歪脖子枣树上。镇上的人笑他傻...

守桥人老张:三十年风雨守护,一座桥见证人间温暖

在皖南山区蜿蜒的溪流上,有一座斑驳的青石板桥。当地人都知道,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古桥能历经洪水而不倒,全因桥头住着位“守桥人”——六旬老汉张德福。1993年盛夏的那个夜晚,刚当选村民组长的张德福被暴雨惊...

发表评论    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