守桥人老张:三十年风雨守护,一座桥见证人间温暖
在皖南山区蜿蜒的溪流上,有一座斑驳的青石板桥。当地人都知道,这座建于民国时期的古桥能历经洪水而不倒,全因桥头住着位“守桥人”——六旬老汉张德福。
1993年盛夏的那个夜晚,刚当选村民组长的张德福被暴雨惊醒。他冲到桥边时,洪水已漫过桥面三尺。正当他准备撤离时,突然听见桥墩处传来婴儿啼哭——有个竹篮正卡在石缝间摇晃。老张竟绑着麻绳跳进激流,硬是把女婴救了上来。
后来才知道,女婴是上游村患精神病的母亲丢弃的。老张夫妇办理了领养手续,给孩子取名“桥生”。如今桥生已成县医院护士,每天下班都要在桥头陪养父巡查。她总说:“这座桥就像爸爸的背,看着瘦弱,可扛住了整个村子的重量。”
2016年特大洪水冲垮了新修的钢筋桥,这座老桥却奇迹般挺立着。村民自发集资想重修护栏时,老张却把钱退了回去:“桥墩里的糯米砂浆是老祖宗的智慧,动不得。”他带着年轻人用古法熬制桐油石灰,把裂缝补得像老人脸上的皱纹,深沉又结实。
去年冬至,桥面结满暗冰。凌晨四点巡查的老张发现有个黑影在桥拱下发抖——是个离家出走的少年。老人把冻僵的孩子背回家,灶上煨着的姜汤还冒着热气。“您怎么知道今晚有人需要帮助?”少年问。老张笑着指指窗台上的搪瓷缸:“三十年来,这缸油灯每晚都亮着。”
如今古桥成了网红打卡点。有博主算过,老张这些年在桥上劝阻的自杀者就有17人,救起的落水者多达43人。但老人自己从不算这些,他的账本只记着:王婶家孙女过桥上学要7分钟,李爷的轮椅过桥要换3次角度。
上个月镇政府要给他颁“道德模范”奖,老人躲到县里陪桥生产检。村干部找到医院时,听见他正对未出世的外孙哼唱:“桥是路的情,路是桥的命......”阳光透过产房窗帘,把三代人的影子叠在墙上,像极了那座桥的倒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