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匠阿福的奇遇:一把金钥匙改变全村命运
在云雾缭绕的青竹村里,住着一位名叫阿福的老木匠。五十岁的手上布满茧子,却总能雕出会唱歌的木头百灵鸟。这年深秋,他在给村口百年老榕树修补树洞时,凿子突然'当'地撞上了硬物——黄铜匣子上的金钥匙正泛着夕阳的光。
匣子里躺着张泛黄的羊皮纸,歪歪扭扭画着后山地图。阿福想起祖父说过,清末有伙山匪把抢来的教书先生绑在后山洞穴,那先生临死前把财宝都换成了笔墨纸砚。当夜暴雨如注,阿福还是举着火把进了山,在第三个岔路口看见石壁上刻着'知'字。
洞穴深处没有金银,只有三个樟木箱子。第一个箱子装着七十二本手抄蒙学教材,第二个箱子里是用油布包着的十二套文房四宝,最小的第三个箱子竟装满种子——每包都用工整小楷写着'抗旱稻种'、'耐寒麦种'。阿福跌坐在地时,火把照出了石壁上的血字:'留给肯读书的庄稼汉'。
回村后阿福把自家木工房改成了学堂,每天清晨都能听见孩子们念'云对雨,雪对风'。来年大旱,邻村颗粒无收,唯独青竹村的抗旱稻子压弯了腰。秋收那天,白发私塾先生的后人循着故事找来,带来箱光绪年间的农书,扉页上写着'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'。
如今榕树洞里新放了木匣,装着村民自制的竹纸和改良的菜种。每当月圆之夜,总有人看见老木匠在洞里摩挲那把金钥匙,钥匙齿痕早被摸得发亮,像极了庄稼人掌心的纹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