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槐树下的约定:三代人守护的百年善行
在闽南沿海的青山村口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树干上深深浅浅的划痕里,藏着一个让全村人红了眼眶的秘密。
1992年夏天,十二岁的林小满蹲在槐树下哭得发抖。父亲出海遇难的消息传来时,他正用树枝在泥地上默写新学的古诗。『别怕,你爸和我打过勾的。』村支书陈阿公开门时,一枚锈迹斑斑的铜钥匙从泛黄的笔记本里滑出来。
原来二十年前,小满父亲和陈阿公的儿子同批参军。两年轻人临走前夜,偷偷在槐树洞里埋了铁皮盒,约定谁活着回来,就要照顾对方的家人。后来陈阿公的儿子没能回来,而这份承诺,悄悄延续了整整两代人。
『这账本你爸记了十五年。』陈阿公颤抖的手翻开笔记本,里面工整记录着:『1983年9月,给小满买书包23元』『1987年春节,送去半扇猪后腿』。最新一页写着:『渔船首付款还差八千,下月领了补助......』字迹被泪水晕开成蓝灰色的花。
如今那棵老槐树成了『诚信教育基地』,树洞里放着第三代人的新约定——大学生村官小林建的电子账本,记录着村民互助的每一笔借款。上个月台风天,正是靠这个应急基金,保住了养殖户的全部海带苗。
清明时节,总有人看见陈阿公在树下摆两盅酒。微风过处,槐花簌簌落在斑驳的树洞旁,像极了许多年前,那两个年轻人击掌时惊起的夜萤。